当前位置:养花百科坊 > 种花养花 > 植物知识 > 金樱子的文化背景
手机版

金樱子的文化背景

来源:养花百科坊 阅读:1.35W 次
文献论述
1、《梦溪笔谈》:金罂子,止遗泄,取其温且涩也,世之用金罂者,待其红熟时,取汁熬膏用之,大误也,红则味甘,熬膏则全断涩味,都失本性。今当取半黄时采,干捣末用之。
2、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经络隧道,以通畅为和平,昧者取涩性为快,遂(以金樱子)熬为煎,食之自不作靖,咎将谁执。
3、《本草纲目》金樱子,无故而服之,以取快欲,则不可;若精气不固者服之,何咎之有。
4、《本草经疏》:《十剂》云,涩可去脱。脾虚滑泄不禁,非涩剂无以固之。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,肾与膀胱为表里,肾虚则精滑,时从小便出,止药(金樱子)气温,味酸涩,入三经而收敛虚脱之气,故能主诸证也。
5、《本草新编》:金樱子,世人竞采以涩精,谁知精滑非止涩之药可止也。遗精梦遗之症,皆尿窍闭而精窍开,不兼用利水之药以开尿窍,而仅用涩精之味以固精门,故愈涩而愈遗也。所以用金樱子,必须兼用芡实、山药、莲子、薏仁之类,不单止遗精而精滑反涩,用涩于利之中,用补于遗之内,此用药之秘,而实知药之深也。
6、《名医别录》:止遗泄。
7、《蜀本草》:治脾泄下痢,止小便利,涩精气。
8、《滇南本草》:治日久下痢,血崩带下,涩精遗泄。
9、《本草正》:止吐血,衄血,生津液,收虚汗,敛虚火,益精髓,壮筋骨,补五藏,养血气,平咳嗽,定喘急,疗怔忡惊悸,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。
10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熬膏治火伤。
金樱子的文化背景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yhbkf.com/zhonghuayanghua/zhiwuzhishi/167829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养花百科坊 All right reserved. 藏ICP备19012225号-4

文字美图素材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,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立即处理。